这两天,用着睡前放松的时光读完了这本书:蔡崇达的《皮囊》。
老实说,对于畅销书,并不能很吸引我,因为当前的社会,畅销往往也只是市场体制下商业运作的结果罢了。然而,书里开篇的那一文——阿太的一句话:“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勾起来读下去的欲望。
书中写了一些人,我总能从自己身边找到一个与之匹配,因为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百度了一下蔡崇达,82年出生的,然后继续读下去越发亲切,因为我也是82年出生的。所以,再回味那句“这一代理想膨胀却又深感现实骨感而无处安身的青年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切思考。”仿佛就是轻轻说给我听的一般。
这本书,让我想起来了早些时候读过的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同样是一个读起来淡淡伤愁的故事,同样是一代人对未来的迷茫。
不管是30年代的翠翠,还是80年代的黑狗达,或者是我自己,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有些会陪伴你,有些已经走过,但骨子里面总有一种依赖,对曾经的依赖。
开篇阿太的故事,我本以为这将是一本哲学范畴的书籍,讨论生死,讨论生命的价值,诸如此类。但一个个人物描写过去,才发现,这是一本成长的故事。我想,我们这代人,总是特别敏感,对伤愁的东西缺乏免疫。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很亲切的书,读起来,很好。
噢!评论已关闭。